在日常工作中,總會看到一些家長為寶寶進食發(fā)愁。寶寶吃得少,一家人輪番哄逗、追著寶寶喂飯,更關(guān)鍵的是,家長絞盡腦汁,忙前忙后,寶寶還是沒法好好進餐,那該如何培養(yǎng)“飯渣”寶寶自主進食呢?
1給寶寶提供合適的餐具
色彩鮮艷、造型可愛的餐具,可以刺激寶寶的視覺器官,引起他們的注意和興趣,增加寶寶主動進食的意愿,家長們最好給寶寶使用專為寶寶設計的餐具,給寶寶們固定餐位,教會寶寶正確使用餐具。
2培養(yǎng)寶寶自己進食
1)培養(yǎng)寶寶的自主能力,盡早讓寶寶參與各種進食活動。例如,可以讓6月齡左右的寶寶自己扶奶瓶喝奶;讓7-9月齡的寶寶學習從杯中喝水,給他們碗里放一些容易抓著吃的東西,如煮熟的土豆、胡蘿卜條、面包、餅干或者香蕉等,鼓勵寶寶自己拿著吃;還可以讓10-12月齡的寶寶自己用勺子吃東西,吃飯時給寶寶準備一套不易破碎的餐具,放在寶寶面前,讓他們自己比劃;
2)家長們不要擔心寶寶把身上、桌面和地上搞得一團糟,也不要因為臟亂而呵斥或制止寶寶,應該鼓勵他們,增加他們的成就感。
3食物種類要多樣
每種食物都有特定的營養(yǎng)價值,要想寶寶獲得充分的營養(yǎng),就需要家長們注意食材的豐富性,注意豐富食物的美感,激發(fā)寶寶對食物的興趣。具體的食物選擇可參考中國營養(yǎng)學會提供的膳食寶塔。
4讓寶寶偶爾體驗一下饑餓感
如果寶寶在無身體不適的情況下不好好進食,建議全家人達成共識,兩正餐之間不給寶寶額外添加零食,需固定正餐時間,讓寶寶有一定的饑餓感,堅持一段時間,寶寶進食會認真很多。
科學育兒 海南省婦女兒童醫(yī)學中心與您同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