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爸媽們有沒有這種煩惱,當你費了“九牛二虎之力”,好不容易給寶寶喂飽啦,可你還沒轉(zhuǎn)身,卻發(fā)現(xiàn)“呃”的一聲,剛剛給寶寶喂的奶全都給吐出來啦!
這時候會讓寶媽們手忙腳亂,非常緊張。
那什么是新生兒嘔吐呢?具體分為哪幾種呢?為什么新生兒容易吐奶呢?吐奶怎么處理呢?
帶著這些疑問,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。
#PART.01
新生兒嘔吐的類型
嘔吐是新生兒期常見癥狀之一,可分為:
1.溢乳:即從口角溢出奶汁,不影響生長發(fā)育,常于生后6個月左右消失,不是真正的嘔吐;
2.一般嘔吐:常伴惡心每次嘔吐不多,通常見于內(nèi)科性疾病或代謝性疾病;
3.噴射性嘔吐:嘔吐量大,通常見于外科疾病或神經(jīng)性疾病。
#PART.02
新生兒嘔吐的原因
▲1. 新生兒生理特點:因為新生兒消化系統(tǒng)尚未發(fā)育完善,其生理特點特殊,胃部容量小,呈現(xiàn)水平狀,且賁門肌張力較差,再加上新生兒食管下端括約肌機械壓力較低,尚未達到正常水平,使賁門松弛,誘發(fā)嘔吐癥狀。
▲2. 喂養(yǎng)不良:喂奶次數(shù)過多、吸入過多空氣,奶溫過涼、喂奶后輕晃新生兒等均易引發(fā)嘔吐,若采用奶瓶喂養(yǎng),要根據(jù)新生兒日齡大小,選擇合適的奶嘴,避免因奶孔過大,導致新生兒吞咽不及從而引發(fā)嗆咳導致嘔吐。
▲3. 新生兒感染:新生兒體質(zhì)弱,抵抗力差,如果人工喂養(yǎng)時,新手媽媽沒有做好乳頭及奶具的消毒工作,很容易導致寶寶腸道感染,引發(fā)嘔吐。
▲4. 吸入羊水:新生兒如果在分娩過程中吸入羊水,對胃粘膜產(chǎn)生刺激,也會引發(fā)嘔吐。
▲5.其他:①若嘔吐物為膽汁、糞便或呈泡沫狀應考慮外科疾病。②觀察新生兒生命體征、面色、哭聲、有無嗜睡、激惹、驚厥等精神狀態(tài),若伴有噴射性嘔吐,應考慮顱內(nèi)壓增高所致。
#PART.03
新生兒嘔吐如何處理?
?1.基本護理:每次喂奶時和喂奶后,盡量為新生兒創(chuàng)造安靜、舒適、干凈的環(huán)境,減少外界干擾。喂奶后,抱起寶寶,使寶寶的頭部位于媽媽肩膀上,然后輕輕拍打?qū)殞毢蟊?,利于吸入胃?nèi)的空氣排出,減少嘔吐,同時,做好新生兒的保暖工作,控制好室溫,通常為22~28℃,避免新生兒刺激啼哭或寒冷刺激因素,加重嘔吐。
?2.鼓勵母乳喂養(yǎng):母乳可促進胃腸道成熟及胃腸激素分泌,使新生兒胃排空功能成熟。還可以輔以腹部按摩,以臍部為中心、四指并攏后以合適的壓力和速度順時針按摩,以提高胃腸激素水平及胃腸蠕動減少嘔吐。
?3.保持呼吸道通暢:喂奶后給予新生兒右側(cè)臥位,抬高上半身30~45°,輕拍背部,利于吸入胃內(nèi)空氣排出,減少嘔吐及避免呼吸道嗆入嘔吐物而導致窒息。
?4.正確喂養(yǎng):乳汁充足的情況下需以食指、中指將乳房夾住,預防乳汁過多過快分泌而導致新生兒吞咽不及時。人工喂養(yǎng)者在喂奶前要做好奶具消毒,奶粉濃度、溫度適宜,奶孔大小適宜,喂奶時讓奶液充滿奶嘴,宜少量多餐喂養(yǎng)。
?5.病因治療:對于新生兒吞入羊水引起的嘔吐,醫(yī)護會進行洗胃處理,如果嘔吐物為膽汁、糞便或者寶寶有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癥狀引起的嘔吐需住院進一步查找原因并治療。
嘔吐是新生寶寶常見的一種癥狀,有些寶寶嘔吐是生理原因,但也可能是病理性的,甚至是嚴重疾病的早期癥狀,若不及時診治,會造成嚴重后果,故應區(qū)別對待。
來源/護理部
作者/軒妍
編輯/吳晨霞
審核/符王潤
【婦幼健康科普】